当巴黎的塞纳河畔还回荡着咒骂声,华夏大地早已沉浸在文物归家的喜悦中。
而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收藏者们,只能望着空荡荡的展柜,吞下这颗名为“文明觉醒”的苦果。
……
太白村疗养院
晨光透过太白村疗养院的雕花窗棂,在青砖地面上洒下一片片碎金。
消毒水的气息混着庭院里的桂花香,弥漫在这座静谧的院落里。
往常这个时候,值班的退伍士兵们正有条不紊地做着护理准备,可今天,食堂里的电视机突然爆发出的一则新闻,彻底打破了这份宁静。
“好家伙!这阵仗比咱当年打胜仗还热闹!”炊事班长周卫国挥舞着锅铲就从厨房冲了出来,围裙上还沾着没擦净的面粉。
他盯着电视里圆明园兽首归位的画面,肥厚的手掌重重拍在餐桌上,震得碗碟叮当作响,“当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,抢的抢砸的砸,现在知道疼了?活该!”
正端着餐盘准备给老干部送饭的护士小王被吓得一哆嗦:“周班长,您轻点,别把桌子拍散架了!”
周卫国嘿嘿一笑,擦了把额头上的汗:“小王啊,你不知道,我爷爷当年就在圆明园当过杂役,亲眼看着那些洋鬼子烧杀抢掠。现在这些宝贝能自己回家,我恨不得开个流水席庆祝!”
说着,他转身就往厨房跑,嘴里还嘟囔着:“中午加菜!必须加红烧肉!”
身材挺拔的警卫队长陈峰双手抱臂,站在人群后排,冷峻的脸上难得露出笑意。
作为曾经的特种部队狙击手,他的目光像鹰隼般锐利:“看到没?这就是咱们国家的实力!以前他们抢东西的时候,我们武器落后,只能忍气吞声。现在呢?连老祖宗的东西都知道‘认家’,自己往回跑!”
“陈队长,您说那些外国博物馆会不会狗急跳墙?”年轻的士兵小张凑过来问道。
陈峰冷哼一声:“他们敢!要是敢来闹事,我第一个站出来!想当年在边境,我可没怕过谁,还怕几个偷鸡摸狗的文物贩子?”
他的话让周围的退伍士兵们热血沸腾,纷纷握紧拳头表示赞同。
扎着马尾辫的李娟正给3号楼的老干部换药,听到动静后小跑着来到食堂。
看着电视里敦煌壁画重现光彩的画面,她的眼眶渐渐湿润:“你们看这些飞天,多美啊。以前在书上看到它们残缺的样子,我心里就特别难受。现在好了,就像给受伤的孩子治好了伤。”
“小李啊,你这小姑娘就是心软。”旁边的退伍老兵老赵递来纸巾,“不过说真的,这些文物能回家,比啥都让人高兴。我家老爷子以前是文物保护工作者,为了保护这些宝贝,没少挨批斗。要是他还在,看到这场景,得乐成啥样!”
二楼的观景阳台上,几位坐在藤椅上的老干部也被吸引过来。
头发花白的老将军拄着拐杖,目光炯炯:“好啊!好啊!当年我们浴血奋战,不就是为了今天吗?这些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魂,现在它们回家了,我们这些老家伙也能安心了。”
一旁的老外交官扶了扶眼镜,语气中带着几分欣慰:“我在联合国工作了半辈子,为了文物回归没少和他们周旋。今天看到这一幕,值了!那些西方国家,现在怕是要急得跳脚。他们霸占我们的文物太久了,是时候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了。”
午休时间,士兵们围坐在树荫下,讨论声此起彼伏。有人翻出手机里收藏的文物纪录片,对比着过去和现在的画面;有人开起玩笑,模仿外国收藏家发现文物消失时的表情;还有人掏出笔记本,认真记录着新闻里的每一个细节。
“你们说,剩下那些没回来的文物,啥时候能回家?”不知谁问了一句。大家突然安静下来,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。
陈峰站起身,拍了拍身上的灰尘:“我相信,只要咱们国家越来越强大,所有流失的文物都能回家!到那天,我要亲自去接它们!”
夕阳西下,太白村疗养院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