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章 真正的闪电战(1 / 2)

1915年2月27日,下午一点整。

古德里安与鲍尔齐聚一堂,将所有的士兵汇集到罗森海姆的南边广场。

士兵攒动着,密密麻麻看不清人脸。

如若恰好有敌人发起偷袭,一发榴弹甚至能带走数十人的生命。

可是这绝不可能。

陆泽为了发起最迅猛的突袭,将军中的乔治·居内梅派遣到了南下大部队,充当侦察机和火力交叉点。

就是为了让这支装甲部队更具威胁。

古德里安是这次军事行动的右翼司令,鲍尔是左翼。

并没有特殊的区分,单纯是平级的两支军事集团军。

包括8个步兵师,4个炮兵旅,6个坦克营,3个工兵旅…总计约合18万人。

除了陆泽以外,所有人都不知道他的谋划。

东西线只不过是佯攻的部队,仅仅活跃在百英里以内,目的是营造出多线作战的假象。

真实目的其实是快速拿下罗森海姆,挺进奥地利,一路打穿沿路的数十个城市,攻占维也纳。

要知道,维也纳在奥地利的东北部,靠近匈牙利与捷克斯洛伐克的边境。

如果陆泽真的一路横推至维也纳,那完全可以证明他有拿下其他区域的能力。

而这一次,就是陆泽集团开始向世界证明他们的工业成果了。

罗森海姆市。

今日的风并没有暖意,反而阴沉沉的,似在积蓄一场暴风雨。

古德里安露出喜色,张开双臂大喊道:“天助我也!”

鲍尔嘴角扯出一个阴险的笑容,没有说话。

眼中的热切表明着他的赞同。

机械化部队并不畏惧天气带来的影响,即使恶劣天气会带来视线受阻、地面湿滑的劣势。

但这都是不值一提的。

主要是暴雨天气会造成通讯受阻,并且士气低下。

尤其是叛军,本来就没有正统,如若是天气晴朗还尚有一丝反抗之力。

可是极端天气下,战斗意志早就没了保障,只怕是一触即溃。

此消彼长,陆泽军战意高昂,根本不惧怕这点行军速度的损耗。

古德里安与鲍尔对视一眼,没有说过多的话语。

只有时刻保持最巅峰的状态,才能让接下来的战斗来得更加迅猛极速!

“全军出发!”

……

……

1915年2月27日,下午1:48分,天气阴。

罗森海姆南部十英里处的布兰嫩堡,作为突入奥地利北部的唯二交通枢纽城,由鲍尔率领的左翼军团打响了第一枪。

当象征世界上最强陆地单位的重坦从平原驶来,布兰嫩堡的叛军全都不战而退,弃城而逃。

不过二十分钟,鲍尔成功拿下这座城市,并且快马加鞭极速行军,继续南下,正式入侵奥地利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