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2章 看病 那一位是指谁啊?(1 / 2)

第172章看病那一位是指谁啊?

金花花到的时候,刚好谭秋竹在收拾东西,金花花对此早就清楚该怎么做,她一边帮老师将出诊要带的东西带好,一边将自己的疑问说了。

听到金花花问起枯木逢春针,谭秋竹手上的动作没停,“凡是看过这本书的,就没有一个不好奇这枯木逢春针法的,我谭家也算是中医世家,能追溯到四百年前于皇室当医馆,却除了在这本书中,再从没听说过有如此奇妙的针法,有人推测这是中医中鬼门十三针或者其他针法的前身,但都找不到证据,更多的人认为要不没有这套针法,要不这套针法一出世就被毁了。”

她停下手中的动作,“都说医者仁心,但医生也是人,也有自己的心思,浩瀚历史中,因为各种原因,损毁的医道传承不知凡几,虽不是各个都如同华佗那般的医术传神,却也有不少天才,却也泯灭与时光洪流之中,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将自己所知所会的传承下去,就已经算是对得起先人了,再多恐怕也只能凭借运气了。”说到后面,谭秋竹神色怔仲。

就如她所说,医道传承艰难,就算偶有天才出世,也往往或后继无人,或名声不显就死于小人之手,能真正成为一方大人物,著书立作的千百年下来,也才几人。

她生于乱世,虽不像师姐飘零半生,所见甚多,却更知道这一行中的凶险,就如当初老神仙那般的奇才,若非无奈,怎会丢下家族,遁入深山,甚至连传承都不曾留下,不过也只是无奈自保罢了。

人心贪婪,越是拥有的多,想要的就更多,医生能治病却不能医人心,总有人想要挣脱生老病死,但古往今来,历代帝王,又有几人成功了,奈何总有人不信。医术越高,所接触的人身份地位也越高,凡是大人物身边,总是纠缠着各种利益,很难不搅入其中,一旦被卷进去,再好的医生最好也不过是落得个身死的下场,这里面的刀光剑影,凶险狠辣一点都不比真刀真枪的危险小,正是见得多,知道的多,谭秋竹这一辈子都没能挣脱家族这个樊笼,因为它不仅桎梏了她,也帮了她,虽然有时候想起难免怅然,却也只是怅然罢了。

金花花愣了一下,点点头,明白老师的意思,别说是医道,就是其他各行各业哪个不是如此,所以在古时书籍才珍贵,因为它不仅是知识,更是一代代的传承历史。

“太可惜了。”金花花小声道。看着这样的金花花,谭秋竹像是看到了年少时的自己,她目光越发柔和,“也不是没有人去找过,我谭家一位叔叔,当年因为友人之病,想尽了办法,最后就想到了这针法,他游走各处寻访书上所提及的每一个地方,最后还是毫无收获,遗憾而归,估计是真的失传了。”

金花花没舍得放下手中的书,“难道对方没有后人吗?说不定后人的家中藏有线索或者痕迹。”只要有痕迹,总能看出些什么吧,她是这么想的。自古以来医书也是经过代代积累才成了如今的中医,这针法若是能寻到一鳞半爪的痕迹,再寻找那些大医,说不准就能复原出来呢。

谭秋竹哈哈大笑,“你说中医为什么世家传承的少,师徒传承的多?”不用金花花回答,她自己就给了答案,“无非是天赋罢了,凡是中医世家无不以出天才为荣,可哪怕是我谭家,到现在也不过是默默无闻罢了,偶有天赋卓绝者,能将家中典籍融会贯通已是难得,再多就太难了,不仅是我家,别人也多是如此,就算这样,能传承下来的已经算是厉害了,更多的是如同王志远那般家中只传下一门精通的手艺,不用担心被人觊觎,也可保子孙后代有门手艺。金花花你记住,凡是能在一道中著书立作的,自古以来那都是真正的天才,后人能达到前人高度的寥寥无几,能保祖宗基业不断绝已是侥幸。”

她没说的是哪一行都有敝帚自珍的想法,一代传一代,有些精妙的技法就是这样失传的,这种墨守成规,约定俗成的做法,是为自保,却也往往让一代不如一代,除非哪一代出现了真正的天才,年少时的她不是没有抱怨过这些老旧的规矩,可最后也成了其中一员。

或许日后像金花花这样对旧规矩不满的人越来越多后,才会改变,但她想那时定会有新的问题,老师倾囊相授,徒弟如何就只能赌徒弟的良心了,但她几乎可以想见,那时的老师定不会如此时这般受尊重。谭秋竹突然笑了下,一代有一代的事情要做,她无需想那么多。

拍拍金花花的背,“接下来的课都是辨识药材,你上不上都可以,我和老胡说一下,你今天就跟着我吧。”金花花自然乐意,中医说到底还是要多看病人的,虽然她现在不够资格给人看病,但也可以见识一下老师给人看病的流程。